
新闻动态
2025-07-05
水煮笔管鱼
图片 主料:笔管鱼300克 配菜:有机花菜80克、芹菜节50克、蒜苗节50克 辅料:干辣椒节、花椒、姜片、葱节 调料:盐、料酒、味精、鸡精、红汤(或高汤/清水+红油)、菜籽油 步骤详解 第一步:处理笔管鱼 1. 清洗与改刀 笔管鱼去内脏、外皮(若带皮需撕掉),洗净后切成2厘米宽的圈状(或根据喜好切段)。 切好的笔管鱼用清水冲洗两遍,沥干水分备用。 2. 码味去腥 将笔管鱼圈放入碗中,加入 姜片、葱节、盐、料酒,抓匀腌制10分钟(去腥增底味)。 3. 焯水定型 锅中烧沸水,加少......
2025-06-26
国家发改委解读“民生十条”:将公平放在民生政策首位
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(记者陈溯)中国官方日前印发《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》(简称意见),聚焦民生保障的现实问题提出10条政策举措。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肖渭明10日在北京指出,意见将公平放在民生政策的首位。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,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。肖渭明在当天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,意见围绕解决民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提出了4方面10条政策举措。 一是围绕更好兜牢民生底线、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,意见将公平放在......
2025-06-24
“坟前插一物,子孙得福禄”,这话中的“一物”指什么?
本期容内要介绍是一句农村俗语,这句俗语在一些地方的农村,流传较广的俗语,这话就是“坟前插一物,子孙得福禄”。 这句话关键词是“一物”,理解了这个词,这句话也就不难理解了。 然而,“一物”,在不同的地方,因当地的风俗不同,其民俗含义有所不同。 这句话在农村还有一种变体,即“坟前插一树,子孙得福禄”。从这句变体可以看出,原来“一物”指的树,或者说是树枝。 那么,这些农村传统习俗中,为什么要在坟前插一树,或者一种树枝呢?这种树到底是什么树,又有什么民俗寓意呢? 在坟前插树或者树枝的......
2025-05-25
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·政策落地进行时|南京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
人民日报记者 姚雪青 “五一”假期,销售5000多单,严卫强直言没想到。 4月30日晚,江苏省南京市新街口商圈中央商场外的广场上,“外贸优品中华行—南京展销月”活动开幕。南京可康户外用品公司的展位前人头攒动,公司负责人严卫强当起推销员。 拿出黄金地段、黄金铺位,为外贸企业搭建拓内销平台、让外贸好货站上C位……该展销活动将持续到5月底,全市60多家优质外贸企业进驻1300平方米的展销专区(市集)。据悉,今年南京还将联动南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持续举办多类展会活动,为外贸企业扩大销路......
2025-05-23
股市必读:劲仔食品(003000)股东户数2.42万户,较上期减少18.8%
截至2025年5月7日收盘,劲仔食品(003000)报收于12.91元,上涨0.62%,换手率3.84%,成交量11.69万手,成交额1.51亿元。 当日关注点交易信息汇总: 主力资金净流入198.83万元,而游资资金净流出827.42万元。股本股东变化: 截至2025年4月30日,股东户数减少5609户,减幅达18.8%,户均持股数量增至1.86万股。交易信息汇总 5月7日,劲仔食品的资金流向显示,主力资金净流入198.83万元;游资资金净流出827.42万元;散户资金净流......
2025-05-21
大漠上的双向奔赴
转自:公安部新闻传媒 褐色大地已近在眼前,但在“回家”之前,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要穿越恐怖的“黑障区”——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,被高温烧蚀、电磁隔离。这是返航过程中最危险的时刻。 4月30日12时50分,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东风着陆场内,额济纳旗公安局巴彦宝格德派出所民警浩斯巴依尔举着手机,盯着“神十九”返回的网络直播,一动不动。 从2006年进入巴彦宝格德派出所,他已保障了多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。而今天,是他第一次执行返回舱回收安保任务。此前,派出所民警辅警、护边员已对辖......
2025-04-12
用细节于简约中诠释高级感✨
于都市职场的喧嚣与忙碌中,穿搭不仅是外在表达,更是内在态度的延伸。而我尤其喜欢IDPAN在设计上赋予的「心机浪漫」——用细节轻松营造穿搭高级感。今天的通勤OOTD✨黑色艺术感褶皱短袖针织衫,精致的V领勾勒出颈部优美线条,身材包容性更高。胸前的纽结设计,像被风吹皱的丝绸,暗藏的金色纽扣,打破了基础款的沉闷,高级百搭。搭配米白色阔腿裤,流畅的垂坠感仿佛隐去了时光的褶皱,从容且大气,轻松包容每个忙碌步伐,尽显潇洒风姿。在这快节奏的职场生活中,我们总在不断追逐目标,却也别忘了停下脚步......
2025-03-07
震撼!一千四百年前古人竟已用上储粮黑科技
快科技 3 月 1 日消息,近日,据央视报道,一项关于古代储粮技术的发现再次引发了热议。 原来,在一千四百年前,古人就已经掌握了一种堪称"黑科技"的储粮秘诀。 据相关研究表明,古代人们在粮食储存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技术水平。 据了解,这种古代储粮"黑科技"秘诀包括了多种方法。 例如,利用地窖进行储粮,通过挖掘窖坑、烘干窖底、铺设草木灰和木板等措施,有效地防止了粮食的受潮和发霉。 同时,采用了粮囤储粮的方式,利用高粱秸秆皮编织成茓子围成粮仓,既方便储存又便于取用。 尤为值得......